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盉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盉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皿 部 10画 正文・午集中

正文・午集中

皿部

10画

U+76C9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戸戈切;《集韻》:胡戈切,𡘋音禾。說文》:調味也。廣韻》:調五味器。博古圖》:商有阜父丁盉,執戈父癸盉。周有單從盉,嘉仲盉,龍首盉,雲雷盉,三螭盉,蛟螭盉,麟盉,螭虬盉,粟紋盉,細紋熊足盉,漢有鳳盉,螭首虬紋盉,凡一十四器。其款識或謂之彝,或謂之尊,或謂之卣,取調和五味之義則一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胡臥切,禾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玉篇》:今作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

〔盉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皿

〔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é] ⑴ 古代酒器,用青铜制成,多为圆口,腹部较大,三足或四足,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。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