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的说文解字解释
巾
jīn巾部 部 3画 U+5DFE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銀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426頁,第2字許惟賢第624頁,第11字
佩巾也。
段注帶下云:佩必有巾。佩巾,禮之紛帨也。鄭曰:紛帨,𢂑物之佩巾也。按以巾拭物曰巾。如以帨拭手曰帨。《周禮》。巾車之官。鄭注。巾猶衣也。然《吳都賦》。吳王乃巾玉路。陶淵明文曰:或巾柴車。或櫂孤舟。皆謂拂拭用之。不同鄭說也。陶句見《文𨕖》江淹雜體詩注。今本作或命巾車。不可通矣。《玉篇》曰:本以拭物。後人著之於頭。
从冖。
段注巾可覆物。故从冖。《周禮》幂人注。以巾覆物曰幂。
丨象系也。
段注有系而後佩於帶。居銀切。十二部。
凡巾之屬皆从巾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布帛皆从巾。
凡布帛之類皆从巾。
布帛字皆从巾。
白话解释
巾,佩带的饰巾。字形以“冂”为字根,“丨”像系巾的系绳。所有与巾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巾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、
,中像佩巾的摺痕,兩側下斜像巾邊,而省略了下端的邊緣。金文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承之,而未嘗改易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前7.5.3(甲)

曶壺蓋(金)西周中期

信2.05(楚)

包2.277(楚)

說文‧巾部

一號墓竹簡19(隸)西漢

張遷碑(隸)東漢

衡方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佩巾也。从冂,丨象糸也。凡巾之屬皆从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