幡的说文解字解释
幡
fān巾部 部 15画 U+5E61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七下反切甫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437頁,第1字許惟賢第629頁,第3字
書兒拭觚布也。
段注拭本作飾。淺人所改也。飾拭正俗字。許書有飾無拭。顔師古曰:觚者學書之牘。或以記事。削木爲之。其形或六面。或八面。皆可書。觚者,棱也。以有棱角。故謂之觚。卽孔子所歎也。按觚以學書或記事。若今書童及貿易人所用粉版。旣書,可拭去再書。楊雄齎油素四尺。亦謂素之可拭者也。拭觚之布謂之幡。亦謂之㠾。反覆可用之意。
从巾。番聲。
段注甫煩切。十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史記》(疑《莊子》)「繙十二經以說老聃。」繙(=幡)即煩[一]。康有為訓為繙譯,大謬。
《莊子》(《史記》?):「繙十二經以說老聃。」繙(=幡)=煩。康有為訓繙譯,謬甚。
《莊子》「繙十二經以說老聃」,繙即煩字。[一]《莊子•天道》:「[孔子]往見老聃,而老聃不許,於是繙十二經以說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巾部

流沙簡.屯戍13.12(隸)西漢

大通上孫家寨漢簡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書兒拭觚布也。从巾番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