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回的说文解字解释

回的说文解字解释

huí

囗部 部 6画 U+56DE

huí

囗部

6画

U+56DE

戸恢切

囬,囘

大徐本

卷别卷六下反切戶恢切頁碼202頁,第12

異體

回轉也。从囗,中象回轉形。

囘古文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《甲骨文字詁林》按語:『亘回實本一字,後始分化。』其說可從。戰國以後寫成內外兩重形,而為『回』形所承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二反切戶瓌反頁碼516頁,第5行,第1

囘轉也。從口,中象回轉形

鍇注臣鍇曰:「渾天之气,天地相成,天周地外陰陽日月五星,回薄其中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516頁,第6行,第1

古文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直象回轉之形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六下反切戸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06頁,第1許惟賢488頁,第5

囘轉也。

段注淵,回水也。故顏回字子淵。《毛詩傳》曰:回,邪也。言回爲𠆎之假借也。又曰:回,違也。亦謂假借也。𠆎,衺也。見《交部》。

从囗。中象回轉之形。

段注中當作口。外爲大囗。內爲小口。皆回轉之形也。如天體在外左旋,日月五星在內右旋是也。戸恢切。十五部。

古文。

段注古文象一气回轉之形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囗圜㘣圓,囗回囩,最初用囗字足矣。

白话解释

回,绕着转圈。字形采用两个“囗”会义,中间的“囗”像回旋转绕的形状。囘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回”字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都像水流回轉的樣子,即漩渦。戰國文字則將內部連筆成橢圓形,而內外並斷筆分離。篆文字形則又將戰國文字外形缺筆處相連成囗,而成今日通行的字形,都像漩渦的樣子。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轉也。从囗,中象回轉形。(囘)古文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