圂的说文解字解释
圂
hùn囗部 部 10画 U+5702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下反切胡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111頁,第7字許惟賢第490頁,第12字
豕廁也。
段注《少儀》。君子不食圂腴。注云:《周禮》圂作豢。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。腴有似於人穢。按云《周禮》圂作豢者,槀人掌豢祭祀之犬是也。豢從豕𢍏聲。圂從囗豕會意。據許說本非一字。豢以人之萎養而言。圂以牢中溷濁而言。《少儀》圂腴不煩改字。謂豕廁爲圂。因謂豕犬爲圂耳。引伸之義人廁或曰圂俗作溷。或曰淸。俗作圊。或曰軒。皆見《釋名》。
从囗象豕在囗中也。會意。
段注象當作豕。字之誤也。胡困切。十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豕厠出。豕何必有厠?實人以豕圈為厠,《國語》:「大任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焉」[一],因溲於豕牢而生文王,可見古無特别之厠,惟以豕牢為厠耳。
豕厠也,《國語》:「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焉」。可見古人小便處即在豕厠,豕厠即豕牢也。
豕厠也。豕何必有厠。蓋古人以豕圈為厠耳。《國語》:「太任少溲於豕牢而得文王焉」於此可見古無特别之厠,惟以豕牢為厠耳。[一]《國語•晉語》:「臣聞昔者大任娠文王不變,少溲于豕牢,而得文王,不加疾焉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京津2651(甲)

前4.16.8(甲)

圂觚(金)商代晚期

毛公鼎(金)西周晚期

說文‧囗部

睡.日甲23背(隸)秦

漢印徵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廁也。从囗,象豕在囗中也。會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