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hùn

囗 部 10画 正文・丑集上

正文・丑集上

囗部

10画

U+570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胡困切,音溷。說文》:廁也。从豕在囗中也。會意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胡慣切 —— 與豢同。說文》:象豕在囗中也。禮・少儀》:君子不食圂腴。【註】圂音豢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囗部

〔圂〕字拼音是hùn,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囗、豕

〔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ùn] ⑴ 猪圈。《漢書•五行志中》:“豕出圂,壞都竃,銜其鬴六七枚置殿前。”⑵ 厕所;堆垃圾的地方。《墨子•備城門》:“五十步一廁,與下同圂。”⑶ 通“惲”。厚重。《新書•道術》:“誠動可畏謂之威,反威為圂。”⑷ 姓。漢蔡邕《處士團叔則銘》:“伊漢二十有一世,處士有圂典字叔則者。” [huàn] ⑴ 同“豢”。《禮記•少儀》:“君子不食圂腴,小子走而不趨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