誨的说文解字解释
誨
huì言部 部 14画 U+8AA8
大徐本
卷别卷三上反切荒內切頁碼第69頁,第23字續丁孫
誨
曉敎也。从言每聲。
附注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誨、謀為一字。《說文》謀古文从母从口,又……从母从言。《王孫鐘》『誨猷』即『謀猷』。吳大澂曰:『說命朝夕納誨,當讀納謀。』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诲,启示明晓,开导说教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每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從言、每聲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言」為義符,表示是與言語有關的動作;從「每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每」字本義為「艸盛上出也」,意思是「草長向上得很茂盛」,此義與「誨」無關,因此不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573(甲)

曶鼎(金)西周中期

史墻盤(金)西周中期

不𡢁簋蓋(金)西周晚期

王孫遺者鐘(金)春秋晚期

說文‧言部

孫臏101(隸)西漢

鄭固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曉教也。从言每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