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的说文解字解释
受
shòu𠬪部 部 8画 U+53D7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相付。
白话解释
受,相互交托。字形采用“ ”作边旁,采用有所省略的“舟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,受字字形都是從?,?字從爪又,像兩手相互授受;從舟,舟字本當從凡,以凡舟形近而混用,而凡為「槃」字的初文,表示甲乙兩方藉由承盤載物而相互授受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省舟字為形,形成省聲結構。受字本有傳授與接受的雙方,後來傳授一方另加偏旁手形,於是受字成為接受者的專用字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後1.5.12(甲)

大盂鼎(金)西周早期

耳尊(金)西周早期

頌鼎(金)西周晚期

蔡侯盤(金)春秋晚期

令狐君嗣子壺(金)戰國早期

中山王昔壺(金)戰國晚期

包2.147(楚)

包2.77(楚)

包2.130(楚)

說文‧𠬪部

睡虎地簡10.8(隸)秦

老子甲後237(隸)西漢

武威簡.燕禮20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518(隸)西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張遷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相付也。从𠬪,舟省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