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的说文解字解释
冰
bīng仌部 部 6画 U+51B0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魚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280頁,第5字許惟賢第992頁,第6字
水堅也。
段注《易・象傳》。初六履霜。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。至堅冰也。古本當作陰始冰也。至堅仌也。《釋器》。冰脂也。孫本冰作凝。按此可證詩膚如凝脂,本作冰脂。以冰代仌,乃別製凝字。《經典》凡凝字皆冰之變也。
从水仌。
段注會意。魚陵切。六部。
俗冰。从疑。
段注以雙聲爲聲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從俗作凝,以冰代仌。
白话解释
冰,水凝结变硬。字形由“仌、水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像寒冰開裂的樣子,屬象形。金文第一例,承自甲文;第二例增水為形,以示冰由水結成,而
則為
之異體,轉為聲符。篆文
承自甲文、金文第一例,至為明顯。第二例源自金文第二例,構形為從水、
聲,只是形體相反而已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隸書、楷書沿之以定體。俗字
,從
為形,以疑為聲,而疑聲古與
聲相近,在此僅表音讀而已。以上諸形,除
屬象形,餘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陳逆簋(金)戰國早期

說文‧仌部

說文俗字

漢印徵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李冰石象(隸)東漢

趙寬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水堅也。从仌从水。臣鉉等曰:今作筆陵切,以爲冰凍之冰。(凝)俗𣲝从疑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