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的说文解字解释
病
bìng疒部 部 10画 U+75C5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病,疾痛加重后形成的症状。字形采用“疒”作边旁,采用“丙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楚系文字作「」,從疒、方聲。「疒」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,於此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病痛有關;「方」為方國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戰國秦系文字作「
」,從疒、丙聲。「丙」為插旗的磐石,於此也僅作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方、丙同類雙聲,作為聲符可互通。篆文、隸書和楷書字形皆和戰國秦系文字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包2.152(楚)

說文‧疒部

睡虎地簡13.55(隸)秦

春秋事語73(隸)西漢

武威簡.服傳3(隸)西漢

北海相景君銘(隸)東漢

武氏石闕銘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疾加也。从疒丙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