稟的说文解字解释
稟
bǐng㐭部 部 13画 U+7A1F
大徐本
卷别卷五下反切筆錦切頁碼第171頁,第13字續丁孫
稟
賜穀也。从㐭从禾。
附注按:此字與「㐭」、「廩」古實為一字,本義為倉廩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以為㐭、稟、廩一字,其說是也。金文加禾、米等義符,表示這是堆禾、米用的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賜穀也。臣去取穀亦曰稟命。依上命而行曰稟,後人用為對上而言曰稟,不通。
上所賜、下所受皆曰稟,上令下行曰稟,所謂「稟命」,猶言受命。今敬稟之稟,下對上也,此稍不妥。
赐穀也。臣去取穀亦曰稟命(?),依上命而行曰稟。後人用于對上之稱曰「敬稟者」等,便不大通了。受賜亦曰稟,《左傳》「稟命則不威」,稟即照行命令也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六年召伯虎簋(金)西周晚期

說文‧㐭部

睡虎地簡24.25(隸)秦

吳谷朗碑(隸)孫吳

楷書
附检字
賜穀也。从㐭从禾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