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的说文解字解释
冶
yě仌部 部 7画 U+51B6
大徐本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羊者切頁碼第383頁,第16字續丁孫
冶
銷也。从仌台聲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冶』字主要偏旁有鉼(似『二』形)、火、刀、口,以火銷鉼,鎔鑄金器(以刀代表器,刀也有聲符的功能),口形則似為飾符。以上四偏旁任意組合,至少留其二。『刀』旁或訛為『丩』旁,或以『斤』旁替代。秦漢文字保留『鉼』,『刀』旁則漸漸訛變為『厶』形,與『口』形結合,《說文》遂以為从『台』聲。从『台』聲可視為聲化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羊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282頁,第2字許惟賢第993頁,第2字
銷也。
段注銷者,鑠金也。仌之融如鑠金然。故鑪鑄亦曰冶。易。野容誨淫。陸德明本作冶容。按野,冶皆蠱之叚借也。張衡賦言妖蠱。今言妖冶。
从仌。台聲。
段注聲葢衍。台者,悅也。仌台悅而化。會意。冶今音羊者切。古音讀如與。在五部。或曰台雙聲也。故以爲聲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陶冶、冶容之冶與蠱音義近,故冶為蠱之假字。
《易》「冶容誨淫」之冶為蠱之借。冶與蠱古音頗相近。
白话解释
冶,销熔金属。字形采用“仌”作边旁,“台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、戰國文字字形中兩橫畫是塊狀金屬,從刀表示鍛鍊鑄造的器具,從口是裝飾符號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到了篆文,字形結構產生較大的變化,改為從仌、台聲,因冰塊融化與金屬熔解情況接近,所以用冰塊取代了金屬。六書中轉變成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羕陵公戈(金)春秋晚期

公朱左𠂤鼎(金)戰國晚期

信安君鼎(金)戰國晚期

七年相邦鈹(金)戰國晚期

十八年建信君鈹(金)戰國晚期

二十三年郚令戈(金)戰國晚期

二十九年高都令戈(金)戰國晚期

八年新城大令戈(金)戰國晚期

七年邦司寇矛(金)戰國晚期

格氏矛(金)戰國

包2.80(楚)

說文‧仌部

五十二病方235(隸)秦

縱橫家書256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武威醫簡87甲(隸)東漢

開通褒斜道刻石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銷也。从仌台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