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的说文解字解释
葉
yè艸部 部 12画 U+8449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反切亦接反頁碼第91頁,第2行,第1字述
艸木之葉也。從艸枼聲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人假為世字。
葉,樹木之葉;枼,木片;鍱,金葉。又借為世,以从世聲。《詩》:「昔在中葉」。
葉从世,故古人多假作世字用,如《詩》「昔在中葉」,世也。○案,草木之葉;枼,木之薄片(一枼扁丹);鍱,金葉子。
从世,故古人多假作世字。○枼,木片也;鍱,金葉也。《詩》:「昔在中葉」。
白话解释
葉,草木的葉子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枼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有枼字,一般指用為世字的繁體,如「萬枼亡疆」、「永枼毋忘」、「萬枼鼓之」、「枼萬孫子」等文例是。嚴格而言,應與葉字無涉。明確見葉字字形,始於戰國文字。字從艸、枼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葉,艸木之葉也。」段注:「凡物之薄者,皆得以葉名。」隸書字形有分別因承戰國文字和篆文。規範字形則改從口、從十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拍敦(金)春秋

丞相觸戈(金)戰國晚期

說文‧艸部

睡虎地簡32.7(隸)秦

縱橫書家158(隸)西漢

相馬經14上(隸)西漢

華山廟碑(隸)東漢

熹.詩.匏有苦葉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艸木之葉也。从艸枼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