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當經切頁碼第486頁,第8字續丁孫
𠆤
異體丁
夏時萬物皆丁實。象形。丁承丙,象人心。凡丁之屬皆从丁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疑丁即今之釘字,象鐵弋形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丁,鐕也。象形。今俗以釘為之,其質用金或竹若木。」按:甲骨文、金文多用作天干第四位的序數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丁字,或謂象釘形,或謂象城邑、金鉼、人顛頂。以『正』字甲文多从『囗』,金文多从『丁』來看,丁、囗實為一字,皆城圍之象。其後囗、丁用各有當,於是『丁』之形體漸漸填實、拉長,或作釘狀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的冥反頁碼第1134頁,第1行,第1字述
夏時,萬物皆丁壯成實。象形也。丁承丙,象人心也。凡丁之屬,皆從丁。
鍇注臣鍇曰:「物挺然成立之皃。夫萬物方茂,非成之謂,衰殺乃見其成;人也方剛之謂,守柔乃見其剛。陰气盛於外,陽气營於内,故萬物炳然,非所謂成;得一陰之贊,揫斂之乃爲成,故盛于丙,成於丁。其形正中,故象心。《律厤志》曰:『大成于丁。』」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當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96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86頁,第3字
夏時萬物皆丁實。
段注丁實小徐本作丁壯成實。《律書》曰:丁者,言萬物之丁壯也。《律曆志》曰:大盛於丁。鄭注《月令》曰:時萬物皆強大。
象形。
段注當經切。十一部。
丁承丙。象人心。
段注冡《大一經》。
凡丁之屬皆从丁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或云即今釘字。丁,上為柄,下為鋒,鐘鼎丁作●,象丁之背,《詩》「椓之丁丁」,敲丁之聲,其聲即丁丁也。朾从丁,即敲丁也。引伸為丁實,敲丁則最實也。變為个,孳乳為朾,引申為丁實、丁壯,又引申為成(丁壯、老成同),其本字皆可作丁。《爾雅》丁訓當,丁、當一聲之轉。
白话解释
丁,夏日万物都壮实。是象形字。在天干顺序中,丁承续丙,字形像人心。所有与丁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丁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像人頭頂的樣子。刀刻甲骨,運作不便,圓形物體多以方形直筆呈現。金文承甲骨文而來,作
,以圓形呈現;或變形作
、
。戰國文字三例,皆承金文第二例而來。篆文承之戰國文字第二例,上體變作横筆,下體變作豎筆。隸書承之篆文,下體變形作左彎,楷書承之而變作左鉤以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實像造字。有學者以字形像釘頭、釘子,釋為「釘」的初文(《漢字演變五百例》,P.64),可備一說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