㔿的说文解字解释
㔿
zòu卩部 部 3画 U+353F
大徐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則候切頁碼第300頁,第13字續丁孫
𠂎
異體𠁾、㔿
卪也。闕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从反卪,指事。合卪之半也。《方言》:『即,半也。』以即為之。今音讀如奏,或用以為節奏字。」
蔣注《六書正譌》:从反卪,作㔿;卪㔿,抑揚之形,抑字从此。合符有二,與者執左,取者執右。古卪㔿字如此,隷作節奏字。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七反切則湊反頁碼第748頁,第7行,第2字述
卪也。闕。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則𠊱切古音第-部頁碼第1722頁,第4字許惟賢第754頁,第5字
卪也。闕。
段注按《玉篇》曰:《說文》云闕。葢本衹有闕字。其形反卪。其義其音則葢闕。今本說其義云卪也。說其音云則𠊱切。皆肊爲之。非許意。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卩部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