鉦的说文解字解释
金部 部 13画 U+9266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真名反頁碼第1095頁,第1行,第2字述
鐃也。從金正聲。似鈴,柄中,上下通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諸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832頁,第5字許惟賢第1232頁,第3字
鐃也。佀鈴柄中。
段注句。
上下通。
段注鐲,鈴,鉦,鐃四者相似而有不同。鉦似鈴而異於鈴者。鐲鈴似鐘有柄。爲之舌以有聲。鉦則無舌。柄中者,柄半在上半在下。稍稍寬其孔爲之抵拒。執柄搖之。使與體相擊爲聲。𡔷人。以金鐃止𡔷。注曰:鐃如鈴。無舌有柄。執而鳴之。以止擊𡔷。按鐃卽鉦。鄭說鐃形與許說鉦形合。詩新田傳曰:鉦以靜之。與《周禮》止𡔷相合。
从金。正聲。
段注諸盈切。十一部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冉鉦鋮(金)戰國早期

說文‧金部

新侯騎鉦(隸)新莽

楷書
附检字
鐃也。似鈴,柄中,上下通。从金正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