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胜的说文解字解释

胜的说文解字解释

肉部 部 9画 U+80DC

shèng

肉部

9画

U+80DC

桑經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四下反切桑經切、先丁反頁碼132頁,第29

胜犬膏臭也。从𠕎𤯓聲。一曰不孰也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經典膏胜、胜肉字通用腥為之,而胜廢矣;而腥之本義廢矣。」
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胜腥,上先丁反,下先定反,今經典通用腥爲胜字,並先丁反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八反切形頁碼343頁,第7行,第2

胜犬膏臭也。從肉生聲。一曰不熟也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禮記》曰:「飰胜而苴熟之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四下反切桑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699頁,第3許惟賢311頁,第7

胜犬膏臭也。

段注庖人,《内則》。秋行犢麛膳膏腥。杜子春云:膏腥,豕膏也。後鄭云:膏腥,雞膏也。許云犬膏。葢本賈侍中。

从肉。生聲。

段注桑經切。十一部。

一曰不孰也。

段注上文云生肉醬。字當作胜。《論語》。君賜腥。必孰而薦之。字當作胜。今《經典》膏胜,胜肉字通用腥爲之而胜廢矣。而腥之本義廢矣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腥當作胜。「腥,星見食豕,令肉中生小息肉也。」

生熟之生當作胜。

腥臊之本字=胜。腥者,星見食豕,令肉中生小息肉也,誼别。

字形解说

「勝」字金文作從力、乘聲。從「力」,表示力量能承受,「乘」聲用來標示音讀。戰國文字將「乘」聲改成「朕」聲,為篆文所繼承,所以《說文》對勝字結構的分析為「从力、朕聲」。「朕」字篆文偏旁原先從「舟」,隸書改變成從「月」,且將「力」省成「刀」。楷書繼承從「月」的偏旁,並改依篆文從「力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犬膏臭也。从肉生聲。一曰不孰也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