賸的说文解字解释
貝部 部 17画 U+8CF8
大徐本
卷别卷六下反切以證切頁碼第204頁,第19字續丁孫
𦫂
異體𧷽、賸
物相增加也。从貝𦩎聲。一曰送也,副也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今鄙俗謂物餘為賸。古者一國嫁女,二國往媵之。媵之言送也,副貳也,義出于此也。」潘祖蔭《攀古樓彝器款識・季良父簠》:「《說文》無媵字,古蓋本作賸。其从女作媵者,孳字耳。或从人作𠊶,又益孳矣。」按:容庚曰:「今經典作媵,《說文》所無。金文作賸,或省作朕,或假作塍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下反切以證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1119頁,第2字許惟賢第494頁,第2字
物相增加也。
段注賸增曡韵。以物相益曰賸。字之本義也。今義訓爲贅疣。與古義小異,而實古義之引伸也。改其字作剩而形異矣。
从貝。𦩎聲。
段注以證切。六部。
一曰送也。副也。
段注《人部》曰:㑞,送也。賸訓送,則與㑞音義皆同。副,貳也。貳,副益也。訓送,訓副皆與增加義近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物相增加曰賸,引申物有餘亦曰賸。
物相增加有餘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尹叔作曼姞鼎(金)西周中期

龏妊甗(金)西周中期

鄭大內史叔上匜(金)西周晚期

輔伯爿匚羊父鼎(金)西周晚期

鄂侯簋(金)西周晚期

季良父簠(金)西周晚期

敶侯簋(金)西周晚期

囂伯盤(金)西周晚期

樊君鬲(金)春秋早期

干氏叔子盤(金)春秋早期

秦公簋(金)春秋中期

蔡侯缶(金)春秋晚期

曾124(楚)

說文‧貝部

睡虎地簡41.171(隸)秦

楷書
附检字
物相增加也。从貝朕聲。一曰送也,副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