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耿的说文解字解释

耿的说文解字解释

耳部 部 10画 U+803F

gěng

耳部

10画

U+803F

古杏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杏切頁碼399頁,第1

耿耳箸頰也。从耳,烓省聲。杜林說:耿,光也。从灮,聖省。凡字皆左形右聲。杜林非也。

鉉注徐鍇曰:「凡字多右形左聲,此說或後人所加,或傳寫之誤。」

附注段玉裁據《韻會》改「从光,聖省」作「从火,聖省聲」。馬敘倫《六書疏證》:「《說文》省聲之字,頗有省其所从得聲之字之聲旁,而存其形旁者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根杏反頁碼959頁,第2行,第1

耿耳著頰也。從耳,炯省聲。杜林說:耿,光也。從光,聖省聲。凡字皆左形右聲,耿光說非是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耿耿,經侹昭著之皃,故曰耿耿不寐。又:耿,介也。《尚書》:『以覲文王之耿光。』」

鍇注今按:《鳥部》多右形左聲,不知此言後人加之邪?將傳冩失之邪?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杏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363頁,第6許惟賢1027頁,第7

耿耳箸頰也。

段注頰者,面旁也。耳箸於頰曰耿。耿之言黏也。黏於頰也。《邶風》。耿耿不寐。傳曰:耿耿猶儆儆也。憂之聯綴於心。取義於此。凡云耿者,謂專壹也。杜林說皮傳耿光。而非字義。

从耳。烓省聲。

段注烓小徐作炯。大徐本舊皆作烓。烓讀若冂。見《火部》。耿古杏切。十一部。

杜林說。耿,光也。

段注古文《尙書》曰:文王之耿光。《離騷》注曰:耿,光也。又曰:耿,明也。

从火。

段注依《韵會》訂。

聖省聲。凡字皆𠂇形又聲。杜說非也。

段注徐鍇曰:此說或後人所加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从耳,烓省聲。《詩•邶風》「耿耿不寐」,猶掛念不寐。掛、耿皆从圭聲。

从耳,烓省聲。圭可讀為卦,又與光音近,故北人曰打耳卦,南人曰打耳光。

从耳,烓省聲。烓、挂皆从圭,故「耿耿(儆儆之音轉,猶挂念也?)不寐」云者,猶言有所挂念,不能成寐也。

从耳、烓省聲。「耿耿不寐」,猶言有所挂念不能寐。桂、烓皆从圭。

白话解释

耿,耳贴着脸颊。字形采用“耳”作边旁,用省略了“圭”的“烓”作声旁。杜林说:“耿,光也。从光,聖省。”所有形声字都是左边旁表形、右边旁表声。所以,杜林的说法是错的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耳箸頰也。从耳,烓省聲。杜林說:耿,光也。从光,聖省。凡字皆左形右聲。杜林非也。徐鍇曰:“凡字多右形左聲,此說或後人所加,或傳寫之誤。”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