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耕的说文解字解释

耕的说文解字解释

耒部 部 10画 U+8015

gēng

耒部

10画

U+8015

古莖切

𦓮

大徐本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莖切頁碼137頁,第11

𦓮

異體

𦓮犂也。从𣐇丼聲。一曰古者井田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會意包形聲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戰國楚文字郭店竹簡从又力田(或口力田),會耕田之意。也許是跟『男』字很像,為了避免混淆,所以把耕字改造成形聲字,从耒,井聲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八反切根橫反頁碼355頁,第1行,第1

𦓮犁也。從耒井聲。一曰古者井田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莖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733頁,第1許惟賢326頁,第1

𦓮𤛿也。

段注《牛部》曰:𤛿,耕也。人用以發土。亦謂之耕。

从耒丼。

段注會意包形聲。古莖切。十一部。

古者井田。故从井。

段注此說從井之意也。巳上十字依《韵會》所據鍇本。

白话解释

耕,犁地。字形采用“耒”作边旁,“井”是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古代农人耕的是井田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字形像從又持力以犁田(力為耕田農具的耜,用來翻鬆田土),字形或從口、從力、田會意,從口,指勞動時呼喊的聲音。以字形近於「力田為男」的關係,篆文字形類化為從耒、井聲。從耒,表示犁田農具;井聲,聲兼義,表示井田。古代實施井田制度,以八家為一井,中央為公田,四周為私田。春耕的時候,八家先共同耕耘公田,耕畢再耕耘私田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犂也。从耒井聲。一曰古者井田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