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終的说文解字解释

終的说文解字解释

糸部 部 11画 U+7D42

zhōng

糸部

11画

U+7D42

職戎切

𦄖,𠂂,𠔾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職戎切頁碼433頁,第30

異體𦄖

終絿絲也。从糸冬聲。

𠂂

異體𠔾

𠂂古文終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(甲骨文)象兩端有結形。」郭沫若《金文叢考》:「當是《爾雅・釋木》『終,牛棘』之終之本字」,「象二榛實相聯而下垂之形」,「用為始終及冬夏字者,均假借也。」按:甲骨文像人體的「踵」部位,加兩圈或兩點,是「踵」的古文,人體從首始,踵終,引申為終結的「終」及一年四季的「冬」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職戎切頁碼1029頁,第7行,第1

𠂂絿絲也。從糸冬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29頁,第7行,第2

古文終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職戎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588頁,第5許惟賢1126頁,第14

𠂂絿絲也。

段注按絿字恐誤。疑下文䌖字之譌。取其相屬也。《廣韵》云:終,極也。竆也。竟也。其義皆當作冬。冬者,四時盡也。故其引申之義如此。俗分別冬爲四時盡,終爲極也竆也竟也。乃使冬失其引申之義,終失其本義矣。有𠂂而後有𠔙,冬而後有終。此造字之先後也。其音義則先有終之古文也。

从糸。冬聲。

段注職戎切。九部。

𠂂,古文終。

段注𠂂而有𠔙,冬而後有終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絿絲一束,引申為一終。

絿(結)絲也。始終當作冬。

絿絲一束引申為一終(?)。

白话解释

终,将丝线缠紧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冬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终”字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都像在繩子的兩端緊緊打結的樣子。《說文》收有古文,將繩子兩端的結子連成一橫線。篆文變為從糸、冬聲。從「糸」,表示與繩子有關;「冬」為四季中的最後一季,此除表示音讀,也兼有最後的意思。隸書一個從篆文來;另一個字形變與楷書「終」相近似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