冢的说文解字解释
勹部 部 10画 U+51A2
大徐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知隴切頁碼第302頁,第13字續丁孫
𠣥
異體冢
高墳也。从勹豖聲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冢,本義疑為『豵』,《說文》釋為『高墳』,當為假借(『高墳』之本字當作『塚』)。从豕,主聲。《說文》誤『主聲』為『勹』,誤『豕』為『豖聲』(當為聲化所致)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知隴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732頁,第4字許惟賢第758頁,第5字
高墳也。
段注《土部》曰:墳者,墓也。墓之高者曰冢。《周禮・冢人》掌公墓之地是也。按《釋山》云:山頂曰冢。鄭注《冢人》云:冢,封土爲丘壟。象冢而爲之。此從《爾雅》說也。許以冢爲高墳之正偁。則不用《爾雅》說。引伸之凡高大曰冢。《釋山》及《十月之交》傳。山頂曰冢。乃借冢偁耳。《釋詁》曰:冢,大也。太子曰冢子。太宰曰冢宰。
从勹。
段注墓取勹義。
豖聲。
段注知隴切。九部。按豖聲本在三部。此合音也。古音冢必可讀如獨矣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从豖聲,東侯之轉也,豖為侯部之入聲,段云第三部,誤也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曶壺蓋(金)西周中期

𧽊簋(金)西周中期

多友鼎(金)西周晚期

妾子𧊒壺(金)戰國晚期

包2.203(楚)

說文‧勹部

睡虎地簡42.190(隸)秦

漢巨楊冢瓦當(隸)西漢

漢西延冢瓦當(隸)西漢

蒿里1.建初玉買地券(隸)東漢

光和朱書陶瓶(隸)東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高墳也。从勹豖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