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匊的说文解字解释

匊的说文解字解释

勹部 部 8画 U+530A

勹部

8画

U+530A

居六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九上反切居六切頁碼301頁,第16

匊在手曰匊。从勹、米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掬,非是。

附注按:勹蓋手形之訛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七反切居逐反頁碼751頁,第5行,第1

匊在手曰匊。從勹、米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手掬米,會意。菊、鞠從此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九上反切居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729頁,第3許惟賢757頁,第1

匊在手曰匊。

段注《唐風》。椒聊之實。蕃衍盈匊。《小雅》。終朝采綠。不盈一匊。毛皆云:兩手曰匊。此云在手。恐傳寫之誤。《手部》曰:持,握也。握,搤持也。搤,捉也。捉,搤也。把握也。然則在手曰捉,曰搤,曰握,曰持,曰把。不曰匊也。據篇,韵所言則許書之譌久矣。《玉篇》曰:古文作臼。此語尤誤。臼者,叉手也。叉者,手指相錯也。《廣韵》以兩手奉物訓臼,誤矣。《方言》曰:掬,離也。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。此方俗殊語。不係乎本字也。

从勹米。

段注會意。米至𢽳。兩手兜之而聚。居六切。三部。俗作掬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在手曰匊。从勹、米。臣鉉等曰:今俗作掬,非是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