匐的说文解字解释
匐
fú勹部 部 11画 U+5310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七反切蒲北反頁碼第751頁,第4行,第3字述
伏地也。從勹畐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蒲北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729頁,第2字許惟賢第756頁,第7字
伏地也。
段注匐伏曡韵。《釋名》曰:匍匐,小兒時也。匍猶捕也。藉索可執取之言也。匐,伏也。伏地行也。人雖長,大。及其求事盡力之勤,猶亦稱之。詩曰凡民有䘮,匍匐救之是也。按二篆可,合用,可析言。
从勹。畐聲。
段注蒲北切。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伏地也。伏地之伏本當作匐。伏,犬伺盜賊也。
伏地=匐地。伏乃借字,許云「伏地也」者,以今字釋古字也(伏,犬伺盜賊也)。
伏地也。伏地字當从匐;伏,犬伺盜賊也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乃子克鼎(金)西周早期

說文‧勹部

樓蘭古文書30(隸)東漢至魏晉

楷書
附检字
伏地也。从勹畐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