戛的说文解字解释
戛
jiá戈部 部 11画 U+621B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根察反頁碼第1006頁,第4行,第2字述
戟也。從戈、𦣻。讀若棘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古黠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517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94頁,第2字
𢧢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曰:戛,戟也。本此。《西京賦》。立戈迆戛。薛解云:戈謂句孑戟也。戛,長矛也。與許不合。《康誥》。不率大戛。《釋詁》。戛,常也。此謂戛同楷。皋陶暮。戛擊鳴球。《明堂位》作揩擊。揚雄賦作拮隔。此謂戛同扴。皆六書中之叚借。
从戈𦣻。
段注𦣻者,頭也。謂戟之頭略同戈頭也。會意。古黠切。十五部。
讀若棘。
段注按棘在一部。相去甚遠。疑本作讀若孑而誤。戟戛二篆與戈篆同類。立文本相連。惟因上諱之字例必部首以下第一字出之。故使戈戟二篆相隔。各本乃又移戎戣𢧀三篆於戟前。非也。今正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為灋。「斧柯」之柯亦訓灋,楷與戛同音義。蓋古人量灋,以丈尺外,又用戈戟等量之,故訓灋。
訓常者,八尺為尋,二尋為常。常引申為典常,故戛亦引申為典常。
引申為灋。斧柯之柯亦訓灋,楷與戛音義同(?),蓋古人量灋,丈尺之外,又用戈戟等量之,故訓灋。楷灋=戛灋,戛訓戟,引申訓常訓灋。
引申訓灋。斧柯之柯亦訓灋。蓋古人量灋,以丈尺外,又用干戈等。楷亦訓灋。楷、戛音近,楷即戛字也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戈部

楷書
附检字
𢧢也。从戈从𦣻。讀若棘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