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的说文解字解释
循
xún彳部 部 12画 U+5FAA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二下反切詳遵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302頁,第7字許惟賢第135頁,第12字
行也。
段注各本作行順也。淺人妄增耳。依《大誓・正義》、《眾經音義》所引訂。行今音讀下孟反。如《月令》循行國邑,出行田原,循行縣鄙,《周禮》注行夜皆是也。《釋詁》。遹遵率循也。引伸爲撫循,爲循循有序。
从彳。盾聲。
段注詳遵切。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段解未是。撫循之循當作揗。
撫循字不當作循,當作揗。段說非。揗,摩也。
撫循字當作揗。
白话解释
循,顺路而行。字形采用“彳”作边旁,“盾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彳、從直。「彳」是道路,引申可為行走;「」是「直」的本形,表示眼睛視物。二者相合正表示行走察看的意思。戰國文字則將「直」增筆而變成「盾」,盾是遮目防身的器具,在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。篆文則依從戰國文字而來,從彳、盾聲,隸書、楷書並與篆文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彳部

睡.秦68(隸)秦

縱橫家書6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1532(隸)西漢

相馬經9下(隸)西漢

石門頌(隸)東漢

華山廟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行順也。从彳盾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