垎的说文解字解释
垎
hè土部 部 9画 U+578E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行赫反頁碼第1069頁,第1行,第4字述
水乾也。從土各聲。一曰堅也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格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754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97頁,第6字
水乾也。
段注乾音干。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皆作土乾也爲長。謂土中之水乾而無潤也。王逸《九思》。冰凍兮垎澤。自注。垎,竭也。寒而水澤竭成冰。按水澤竭所謂乾也。今《楚辭》作洛澤。《廣韵》、《集韵》十九鐸皆引冬冰兮𠗂澤。誤甚。
从土。各聲。
段注胡格切。古音在五部。讀如貉。
一曰堅也。
段注按乾與堅義相成。水乾則土必堅。《齊民要術》曰:溼耕堅垎。數年不佳。謂耕溼田則土堅垎不佳也。《學記》曰:發然後禁。則扞格而不勝。注曰:格讀如凍垎之垎。扞格,堅不可入之皃。《正義》云:言格是堅彊。譬如地之凍則堅彊難入。故云如凍垎之垎。但今人謂地堅爲垎也。《正義》本注是凍垎。陸德明本是凍𠗂。陸非孔是。《管子》。沙土之次曰五塥。塥葢謂堅垎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垎與涸音誼同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土部

楷書
附检字
水乾也。一曰堅也。从土各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