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地的说文解字解释

地的说文解字解释

de

土部 部 6画 U+5730

dì,de

土部

6画

U+5730

徒四切

𡓬,𡒰,墬,墬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徒四切頁碼452頁,第9

地元气初分,輕清陽爲天,重濁陰爲地。萬物所陳𠛱也。从土也聲。

𡓬

異體𡒰、墬、墬

𡓬籒文地从䧘。

蔣注武則天新造字:埊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田至反頁碼1063頁,第1行,第1

𡓬元气初分,輕清陽爲天;重濁陰爲地。萬物所陳列也。從土也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通論詳矣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63頁,第1行,第2

籒文地。從𨸏、土,彖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徒四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725頁,第2許惟賢1185頁,第2

𡓬元气初分。輕淸昜爲天。重濁侌爲地。

段注元者,始也。《陰陽大論》曰:黃帝問於岐伯曰:地之爲下否乎。岐伯曰:地爲人之下。大虛之中者也。黃帝曰:馮乎。岐伯曰:大氣舉之也。按地之重濁而包舉乎輕淸之氣中。是以不墜。

萬物所敶列也。

段注敶各本作陳。今正。《攴部》曰:敶者,列也。凡本無其字,依聲託事者。如萬蟲,終古叚借爲千萬。雖唐人必用万字。不可從也。若本有其字。如叚陳國爲敶列。在他書可。而許書不可。地與敶以雙聲爲訓。

从土。

段注地以土生物。故从土。

也聲。

段注坤道成女。玄牝之門。爲天地根。故其字从也。或云从土乙力。其可笑有如此者。徒四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《漢書》或叚爲第但也之第。

地籒文地。从𨸏土。𧰲聲。

段注從小徐本。惟𧰲字小徐作彖。非其聲也。今正,作𧰲。从𨸏,言其高者也。从土,言其平者也。𧰲見《彑部》。󶑕𢞶󿷵皆以爲聲。在古音十六部。地字古音本閒於十六十七《㒳部》也。若大徐作从䧘。《𨸏部》䧘音徒玩切。其繆愈難糾矣。漢人多用󿷵字者。傳寫皆誤少一畫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古文墬。地在歌,彖在元部,對轉;土、彖又雙聲。段改从彖聲,非。

白话解释

地,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,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,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。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也”

字形解说

戰國文字二例,從土、它聲,篆文易為從土、也聲。它、也和土古聲近(土、也都屬舌聲定紐。它屬透紐,和土旁紐雙聲),坨、地是應土字後世音變而產生的形聲字。隸書、楷書之形承自篆文以定體。地字所從的也聲只是用來標注土字的音讀,並不示義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籀文,從?、土,彖聲,也屬聲不兼義的形聲字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元气初分,輕清陽爲天,重濁陰爲地。萬物所陳𠛱也。从土也聲。(𡓬)籀文地从䧘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