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的说文解字解释
叔
shū又部 部 8画 U+53D4
大徐本
卷别卷三下反切式竹切頁碼第90頁,第6字續丁孫
叔
異體𠦑
拾也。从又尗聲。汝南名收芌爲叔。
𡬧
叔或从寸。
附注郭沫若《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》:「叔字……以金文字形而言,實乃从又持戈以掘芋也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叔字从又執弋,小點象土形,故本義為以木樁插土。金文『又』旁或作『丑』旁,秦簡或作『寸』,都是同義偏旁互換。《說文》或體即承秦簡此形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其平聲即收,收,拾也。叔父當為少字之假借,叔、少雙聲。
白话解释
叔,收拾。字形采用“又”作边旁,“尗”是声旁。汝南一带叫收芋头叫“叔”。,“叔”的异体字采用“寸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從又、尗聲。從又,指以手採摘的動作;尗聲,聲兼義,指豆菽而言。從戰國文字到楷書皆承金文字形而來。《說文》或體或從寸、尗聲,以又、寸義近互通。叔字假借為「伯仲叔季」之後,分化出從艸、叔聲的菽字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叔簋(金)西周早期

大克鼎(金)西周晚期

說文‧又部

說文或體

睡虎地簡12.43(隸)秦

老子甲後431(隸)西漢

一號墓竹簡14(隸)西漢

孔宙碑陰(隸)東漢

禮器碑陰(隸)東漢

熹.春秋.襄廿四年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拾也。从又尗聲。汝南名收芌爲叔。(𡬧)叔或从寸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