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的说文解字解释
舒
shū予部 部 12画 U+8212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从余,詞之舒也,則舒同余,予亦我稱,則予又同余;其實只有余字。今舒、卷相反對,在古恐只有予、幻字相反對而已。
字形解说
金文及戰國文字字形皆為從予、余聲。「予」為給予,由此至彼,引申而有擴展的意思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伸展有關;「余」為舒緩的語氣,引申而有舒徐、舒展之意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金文、戰國文字作上余下予之形構,篆文或將「」、「
」省略下部之「
」、「
」成一「
」,又與上部之「余」相合而誤作「舍」,成為從予、舍聲之形。「舍」為房屋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皆與篆文同形。在六書中,金文及戰國文字屬於形聲兼會意,篆文、隸書及楷書字形則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十一年皋落戈(金)戰國晚期

包2.76(楚)

說文‧予部

熹.春秋.成十七年(隸)東漢

晉辟雍碑陰(隸)西晉

楷書
附检字
伸也。从舍从予,予亦聲。一曰舒,緩也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