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的说文解字解释
功
gōng力部 部 5画 U+529F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君聰反頁碼第1080頁,第7行,第2字述
以勞定國也。從力工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79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14頁,第3字
㠯勞定國也。
段注司勳曰:國功曰功。鄭曰:𠈃全國家若伊尹。許則舉《祭法》文以釋之也。詩。以奏膚公。傳曰:膚犬也。公,功也。此謂叚公爲功也。
从力。工聲。
段注古紅切。九部。
白话解释
功,费心费力,使国家安宁。字形采用“力、工”会义,“工”也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寫成上體從力,下體從工,與篆文的差別在戰國文字為上下擺放,篆文則成左右安排。從聲音的線索來看,「工」顯然標示出「功」的音讀,也具有意義。「工」是「矩」的象形,為古代的曲尺,作為衡量長度、方正的用具。加上「力」就是要強調力量所達成的功業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中山王昔壺(金)戰國晚期

上(1).䊷.5(楚)

說文‧力部

兩詔楕量(篆)秦

老子甲107(隸)西漢

武威簡.服傳1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武梁祠畫象題字(隸)東漢

孔宙碑(隸)東漢

千甓亭.吳天璽塼(隸)孫吳

楷書
附检字
以勞定國也。从力从工,工亦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