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的说文解字解释
恭
gōng心部 部 10画 U+606D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下反切俱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012頁,第6字許惟賢第879頁,第6字
肅也。
段注肅者,持事振敬也。尚書曰:恭作肅。此以肅釋恭者,析言則分別。渾言則互明也。《論語》每恭敬析言。如居處恭,執事敬,貌思恭,事思敬皆是。
从心。共聲。
段注俱容切。九部。
白话解释
恭,态度肃敬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共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係由共的字根加偏旁來顯現恭敬之義的分別文,文獻中原先僅使用共字。從戰國文字、篆文到隸書、楷書,恭字都是從心、共聲。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共聲,表示音讀,也說明心中具備恭敬之意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隸變作、
,楷定作恭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帛乙8.11(楚)

郭.緇.8(楚)

說文‧心部

武威簡.士相見15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白石神君碑(隸)東漢

范式碑(隸)曹魏

吳谷朗碑(隸)孫吳

楷書
附检字
肅也。从心共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