勶的说文解字解释
勶
chè力部 部 17画 U+52F6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恥列反頁碼第1081頁,第7行,第2字述
發也。從力、徹,徹亦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丑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797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15頁,第7字
發也。
段注發者,䠶發也。引申爲凡發去之偁。勶與徹義別。徹者,通也。勶謂除去。若禮之《有司》徹,客徹重席,詩之徹我牆屋,其字皆當作勶。不訓通也。或作撤,乃勶之俗也。
从力徹。
段注會意。謂以力通之也。
徹亦聲。
段注丑列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徹去當作勶。
撤去=勶。
徹去當作勶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力部

睡虎地簡10.10(隸)秦

睡虎地簡49.77(隸)秦

老子甲92(隸)西漢

相馬經4下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發也。从力从徹,徹亦聲。臣鉉等曰:今俗作撤,非是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