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事的说文解字解释

事的说文解字解释

shì

史部 部 8画 U+4E8B

shì

史部

8画

U+4E8B

鉏史切

𠭏,叓,𠭆

大徐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鉏史切頁碼91頁,第1

𠭏

異體叓、事

𠭏職也。从㕜,𡳿省聲。

𠭆

𠭆古文事。

附注按:古文字事、使、史、吏本為一字,後分化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六反切側字反頁碼248頁,第2行,第1

𠭆職也。從㕜,之省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亦取於正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48頁,第2行,第2

古文事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則之字不省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鉏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64頁,第4許惟賢209頁,第4

𠭆職也。

段注㬪韵。職,記微也。古假借爲士字。《鄭風》曰:子不我思。豈無他事。毛曰:事,士也。今本依傳改經。又依經改傳。而此傳不可通矣。

从史。𡳿省聲。

段注鉏史切。一部。

古文事。

段注鍇曰:此則之不省。

白话解释

事,当差。字形采用“史”作边旁,声旁“屮”是“止”的省略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事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二例,前者作,像從又,持獵叉之形;後者作,所持乃獵叉之省形。金文承前例,上體伸出。戰國文字之形承自金文,上體末端左折,中路叉體增一橫畫。篆文之形承自金文;古文上體與「又」分開,中路叉體變作「」形。隸書之形承自篆文,而曲筆變作直筆。楷書沿之隸書之形,中豎筆下端鉤起以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案:古文事、吏、史同源,甲文第二例,隸定或作「史」。金文隸定或作「吏」。三字古文疊韻,義亦相通。「事」引申而為「史」事、「吏」職。有學者以為「事」、「吏」同字,均為「史」的分化字。「史」字上端加一「」形為分化符號(《甲骨文字釋林》,P.446),可備一說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職也。从史,之省聲。(𠭆)古文事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