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的说文解字解释
事
shì史部 部 8画 U+4E8B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事,当差。字形采用“史”作边旁,声旁“屮”是“止”的省略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事”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例,前者作,像從又,持獵叉之形;後者作
,所持乃獵叉之省形。金文承前例,上體伸出。戰國文字之形承自金文,上體末端左折,中路叉體增一橫畫。篆文之形承自金文;古文上體與「又」分開,中路叉體變作「
」形。隸書之形承自篆文,而曲筆變作直筆。楷書沿之隸書之形,中豎筆下端鉤起以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案:古文事、吏、史同源,甲文第二例,隸定或作「史」。金文隸定或作「吏」。三字古文疊韻,義亦相通。「事」引申而為「史」事、「吏」職。有學者以為「事」、「吏」同字,均為「史」的分化字。「史」字上端加一「
」形為分化符號(《甲骨文字釋林》,P.446),可備一說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乙2766(甲)

曶鼎(金)西周中期

毛公鼎(金)西周晚期

王孫誥鐘(金)春秋晚期

陳璋方壺(金)戰國中期

中山王昔鼎(金)戰國晚期

兆域圖銅版(金)戰國晚期

楚王酓干心鼎(金)戰國晚期

包2.161(楚)

包2.201(楚)

郭.唐.9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史部

睡.日甲130背(隸)秦

春秋事語25(隸)西漢

定縣竹簡85(隸)西漢

石門頌(隸)東漢

熹.易.睽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職也。从史,之省聲。(𠭆)古文事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