飽的说文解字解释
飽
bǎo食部 部 13画 U+98FD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反切補巧反頁碼第412頁,第1行,第2字述
猒也。從食包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12頁,第2行,第1字述
古文飽從𤓽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𤓽音保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12頁,第2行,第2字述
亦古文飽。從卯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五下反切博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882頁,第5字許惟賢第391頁,第10字
猒也。
段注《甘部》曰:猒,飽也。是爲轉注。
从𠊊。包聲。
段注博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古文飽。从丣聲。
段注丣古文孚也。孚聲在三部。
亦古文飽。从丣聲。
段注丣聲亦在三部。
白话解释
饱,吃得满足。字形采用“食”作边旁,采用“包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饱”字,采用“
”作声旁。
,这也是古 文写法的“饱”字,采用“卯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從食、包聲。《說文》:「飽,猒也。」段注:「甘部曰:『猒,飽也。』是為轉注。」猒,今作厭,即饜,有飽足意。《說文》飽的古文有從孚聲,亦有從聲。隸楷字形均因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1

藤花榭本重文2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說文古文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食部

孫子64(隸)西漢

武威簡.特牲19(隸)西漢

熹.詩.苕之華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猒也。从食包聲。(𩜿)古文飽从𤓽。(𩛁)亦古文飽从卯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