銖的说文解字解释
銖
zhū金部 部 14画 U+9296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市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828頁,第6字許惟賢第1230頁,第11字
權十絫黍之重也。
段注各本作權十分黍之重也。今正。權,五權也。五權,銖兩斤鈞䄷也。《厽部》曰:絫,十黍之重也。此云銖,權十絫黍之重也。《㒳部》曰:兩,二十四銖爲一兩。斤本無其字。以斫木之斤爲之。十六兩也。鈞,三十斤也。《禾部》曰:䄷,百二十斤也。按許說與《漢・律曆志》合。志曰:一龠容千二百黍。重十二銖。㒳之,二十四銖爲兩。十六兩爲斤。三十斤爲鈞。四鈞爲石。此許所本。言十絫黍者,謂百黍也。必言黍者,蒙十黍之重爲絫而言。又使兩,斤,鈞,䄷,黍數可計也。若《禾部》稱下云:十二粟爲一分。十二分爲一銖。則用《淮南・天文訓》。與《律曆志》別爲一說,粟者,禾實也。以今禾黍驗之。粟輕於黍遠甚。程氏瑶田說。
从金。朱聲。
段注市朱切。四部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金部

滿城漢墓五銖錢(隸)西漢

江陵一六八號漢墓天平(隸)西漢

五銖尉斗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權十分黍之重也。从金朱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