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邕的说文解字解释

邕的说文解字解释

川部 部 10画 U+9095

yōng

川部

10画

U+9095

於容切

𡿷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容切頁碼381頁,第4

邕四方有水,自邕成池者。从巛从邑。

𡿷

𡿷籒文邕。

附注段玉裁注本作「邕,邑四方有水自邕成池者是也。从巛、邑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邕,从川,从邑會意。籀文从川、呂,象形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宛封反頁碼925頁,第4行,第2

𡿷四方有水,自邕城池者是也。從巛、邑。讀若雝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古者城塹因山爲高岸曰塹;有溝無水曰陘;有水曰池。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齊申池。』又史曰『金城湯池』是也。會意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25頁,第6行,第1

籒文邕如此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273頁,第2許惟賢989頁,第4

𡿷邑四方有水自邕成池者是也。

段注邑各本無。依《韵會》補。成各本作城。誤。依《廣韵》、《韵會》正。自邕當作自𢹬。轉寫之誤。𢹬者,抱也。池沼多由人工所爲。惟邑之四旁有水來自擁抱旋繞成池者,是爲邕。以擁釋邕,以㬪韵爲訓也。故其字从川邑。引申之,凡四面有水皆曰邕。《周頌》曰:于彼西雝。傳曰:雝,澤也。《大雅》曰:於樂辟雝。鎬京辟雝。傳曰:水旋丘如璧曰辟雝。《水經注》釋漁陽郡雍奴曰:四方有水爲雍。不流爲奴。皆邕字之叚借也。

从巛邑。

段注川圍邑。會意。

讀若雝。

段注於容切。九部。

籒文邕如此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壅乃邕之俗字,《說文》無。

辟廱者,四周有水,故即作辟邕。俗作壅。

壅塞字《說文》無,即邕字。辟雍字亦即由邕字引申,以辟雍四周有水也。辟廱古止作雝,實作邕足矣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字形從川、從邑。從川,指環繞於城邑的河川;從邑,指人民聚居的城市。從川、從邑,表示有護城河圍繞四周的城邑。篆文、楷書皆承金文字形而來。《說文》籀文作從川、聲(為宮字初文),從,也是取義於城邑之意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四方有水,自邕城池者。从川从邑。(𡿷)籀文邕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