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的说文解字解释
詠
yǒng言部 部 12画 U+8A60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咏,歌吟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“永”作声旁。“咏”,有的“詠”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写作“咏”。
字形解说
金文從口、永聲。篆文從言、永聲,或體從口、永聲。隸書、楷書從言、永聲。「詠」的本義為長聲歌唱、吟唱,因此從「言」(或「口」,言是用口發聲,義屬同類)表義;從「永」聲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永」字的本義是河水長流,歌咏必需拉長聲,就像河水長流,因此「詠」從「永」聲有兼義的功能。各形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咏作日戊尊(金)西周早期

說文‧言部

說文或體

北海相景君銘(隸)東漢

禮器碑(隸)東漢

趙寬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歌也。从言永聲。(咏)詠或从口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