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的说文解字解释
舟
zhōu舟部 部 6画 U+821F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下反切職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609頁,第1字許惟賢第706頁,第5字
船也。
段注《邶風》。方之舟之。傳曰:舟,船也。古人言舟。漢人言船。毛以今語釋古。故云舟卽今之船也。不傳於《柏舟》而傳於此者,以見方之爲泭而非船也。
古者共𡔷,貨狄刳木爲舟。剡木爲楫。以濟不通。
段注郭注《山海經》曰:《世本》云:共𡔷,貨狄作舟。《易・𣪠辭》曰:刳木爲舟。剡木爲楫。舟楫之利。以濟不通。致遠以利天下。葢取諸渙。共𡔷貨狄,黃帝堯舜閒人。貨狄疑卽化益。化益卽伯益也。《考工記》故書舟作周。
象形。
段注職流切。三部。
凡舟之屬皆从舟。
白话解释
舟,船只。据传古昔时代,共鼓、货狄两位智者,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以渡汹涌不通的大河。字形像独木船的形状。所有与舟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舟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像木船之形。金文三例,或以直式表現,或以橫式呈現,繁簡略有不同而已。戰國文字二例,頗有改變,失去其形。篆文作
,應承自甲、金文之形,僅船首彎曲,稍失其形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
、
,楷書沿之以定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637(甲)

乙930(甲)

林2.11.8(甲)

戩4.7(甲)

舟丏父丁卣(金)商代晚期

洹秦簋(金)西周中期

舟作寶簋(金)西周中期

楚簋(金)西周晚期

鄂君啟舟節(金)戰國中期

包2.157(楚)

包2.168(楚)

說文‧舟部

縱橫家書169(隸)西漢

孫臏112(隸)西漢

魏上尊號奏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船也。古者,共鼓、貨狄,刳木爲舟,剡木爲楫,以濟不通。象形。凡舟之屬皆从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