脜的说文解字解释
脜
róu𦣻部 部 11画 U+811C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耳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687頁,第1字許惟賢第739頁,第8字
面和也。
段注和當作龢。龢,調也。咊,相應也。許書分別畫然。今人淆之。抑詩。輯柔爾顏。傳曰:輯,和也。《泮水》。載色載笑。傳曰:色,温潤也。《玉篇》曰:野王案柔色以蕰之。是以今爲柔字。按今字柔行而脜廢矣。
从𦣻肉。
段注骨剛肉柔,故从𦣻肉會意。肉亦聲。
讀若柔。
段注耳由切。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脜與柔同。柔、為一切柔;脜,為面脜(柔)。
柔,通名;脜,别名,面柔也。
脜【柔】。面柔也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九.56.46(楚)

包2.180(楚)

說文‧𦣻部

楷書
附检字
面和也。从𦣻从肉。讀若柔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