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脜的说文解字解释

脜的说文解字解释

róu

𦣻部 部 11画 U+811C

róu

𦣻部

11画

U+811C

耳由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九上反切耳由切頁碼295頁,第1

異體

脜面和也。从𦣻𠕎。讀若柔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七反切然尤反頁碼737頁,第3行,第1

脜面和也。從𦣻,從肉。讀若柔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爾雅》:『戚施,面柔也。』肉,物之柔者。會意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九上反切耳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687頁,第1許惟賢739頁,第8

脜面和也。

段注和當作龢。龢,調也。咊,相應也。許書分別畫然。今人淆之。抑詩。輯柔爾顏。傳曰:輯,和也。《泮水》。載色載笑。傳曰:色,温潤也。《玉篇》曰:野王案柔色以蕰之。是以今爲柔字。按今字柔行而脜廢矣。

𦣻肉。

段注骨剛肉柔,故从𦣻肉會意。肉亦聲。

讀若柔。

段注耳由切。三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脜與柔同。柔、為一切柔;脜,為面脜(柔)。

柔,通名;脜,别名,面柔也。

脜【柔】。面柔也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面和也。从𦣻从肉。讀若柔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