矣的说文解字解释
矣
yǐ矢部 部 7画 U+77E3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矣,是一个表示话已说完的语气虚词。字形采用“矢”作边旁,“以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字形始見於戰國金文,從矢、丩聲,中山王器一見,文例作「閈於天下之利矣」,見已用為語尾詞。戰國竹簡「矣」字改從「以」聲,亦習見用為語尾,特別是秦簡已一改用於句末語詞。篆文字形因承楚簡文字。《說文》:「矣,語已詞也。从矢、㠯聲。」段注:「已矣疊韻。已,止也。其意止,其言曰矣,是為意內言外。」隸書字形則受秦簡文字影響形訛轉從厶。楷書後承接隸書的寫法,相承迄今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中山王昔鼎(金)戰國晚期

上(1).性.20(楚)

說文‧矢部

泰山刻石(篆)秦

睡.封84(隸)秦

孫子11(隸)西漢

武威簡.士相見5(隸)西漢

熹.詩.漸漸之石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語已詞也。从矢以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