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的说文解字解释
短
duǎn矢部 部 12画 U+77ED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短从矢豆聲。豆聲恐非,乃从矢从豈;豈,豎也,短小也。
从矢豆聲,恐非,从豆乃是會意,豆者短義,如豎字亦从豆。
白话解释
短,当物体有长短区别时,就用箭只作标准进行测量。字形采用“矢”作边旁,“豆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秦簡文字,《睡虎地秦簡》已用為長短義。相對的,字並未見於楚簡。篆文字形因承秦簡。《說文》:「短,有所長短。以矢為正。从矢、豆聲。」段注:「按,當補『不長也』三字。〈考工記〉曰:『豆中縣。』謂縣繩正豆之柄也。然則『豆聲』當作从『豆』,从豆之意,與从矢同也。」短字,許慎理解為形聲字,至段玉裁則認為屬於會意。此字結構宜分析為從矢豆,豆亦聲。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矢部

睡虎地簡15.98(隸)秦

老子乙前42下(隸)西漢

熹.公羊.僖十年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有所長短,以矢爲正。从矢豆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