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的说文解字解释
目
mù目部 部 5画 U+76EE
大徐本
卷别卷四上反切莫六切頁碼第104頁,第1字續丁孫
目
人眼。象形。重童子也。凡目之屬皆从目。
𭍞
古文目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(古文)囗象面,中象眉目。江沅曰,外象匡,內象𣮌目。」徐灝箋:「小篆从古文變耳。『目』篆本橫體,因合於偏旁,而易橫為直。」
蔣注重童子。重瞳子。《史記・項羽本紀論》:「吾聞之周生曰『舜目蓋重瞳子』,又聞項羽亦重瞳子。羽豈其苗裔邪?」裴駰集解引《尸子》:「舜兩眸子,是謂重瞳。」《漢書・陳勝項籍傳贊》:「周生亦有言,『舜蓋重童子』,項羽又重童子,豈其苗裔邪?」顏師古注:「童子,目之眸子。」《梁書・沈約傳》:「約左目重瞳子……聰明過人。」《新五代史・南唐世家・李煜》:「煜字重光……豊額、騈齒,一目重瞳子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目,人的眼睛。字形像眼睛的形状。突出了瞳子形象。所有与目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目”作边旁。,这是古文的“目”字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之目,外像眼眶,內像眼珠,正像人眼的樣子。金文又一例以直立表現,是戰國文字、篆文之形所本。隸書、楷書之形沿之,形體未變。古文作,外像眼眶,內像睫毛、眼珠、瞳孔,仍屬象形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鐵16.1(甲)

前4.32.6(甲)

後2.34.5(甲)

屰目父癸爵(金)西周早期

目爵(金)西周早期

郭.五.47(楚)

郭.唐.26(楚)

郭.五.45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目部

睡.語11(隸)秦

武威簡.士相見12(隸)西漢

朱爵玄武鏡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人眼。象形。重童子也。凡目之屬皆从目。(𡇡)古文目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