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的说文解字解释
畢
bì𠦒部 部 10画 U+7562
大徐本
卷别卷四下反切卑吉切頁碼第123頁,第2字續丁孫
𤲃
異體畢
田罔也。从𠦒,象畢形。微也。或曰:甶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甶,音弗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韻會》改作「田网也。从田,从𠦒,象形。或曰田聲」,並注:「畢與𠦒同,故取𠦒象形。各本作『象畢形微也』,有誤,今正。」「各本田誤甶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四下反切卑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629頁,第2字許惟賢第282頁,第2字
田网也。
段注謂田獵之网也。必云田者,以其字從田也。《小雅・毛傳》曰:畢所以掩兔也。《月令》注曰:罔小而柄長謂之畢。按鴛鴦傳云:畢掩而羅之。然則不獨掩兔。亦可掩鳥。皆以上覆下也。畢星主弋獵。故曰畢。亦曰䍐車。許於率下曰:捕鳥畢也。此非別有一畢。亦是掩物之网。《特牲》饋《食禮》助載鼎實之噐象之亦曰畢。此則用以上載爲異。
从田。
段注各本無此二字。依《韵會》補。
从𠦒象形。
段注謂以𠦒象畢形也。柄長而中可受。畢與𠦒同。故取𠦒象形。各本作象畢形微也。有誤。今正。
或曰田聲。
段注上云從田𠦒會意而象其形。則非形聲也。或曰田聲。田與畢古音同在十二部也。各本田誤甶。鉉曰:甶音拂。此大誤也。畢卑吉切。畢之言蔽也。《攴部》曰:㪤,盡也。今盡義通作畢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田网。完㪤。
田网也。畢星(?)完㪤。
白话解释
毕,田猎用的罗网。字形采用“”作边旁,像畢鸟之形。没有捕到鸟儿。有的说法认为,“甶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田、聲。從田,表示田獵所使用的工具;
(ㄅㄧˋ)聲,聲兼義,
像長柄形的網子。畢网主要用來捕鳥、捕兔之用。金文類化為從田、從?。戰國文字字形或「從廾」持畢,或再加「网」字於畢字之上,以強化田网的字義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承金文構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史䛗簋(金)西周早期

𥃝圜器(金)西周早期

段簋(金)西周中期

邾公華鐘(金)春秋晚期

包2.173(楚)

說文‧𠦒部

睡虎地簡52.12(隸)秦

縱橫家書136(隸)西漢

校官碑(隸)東漢

曹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田罔也。从𠦒,象畢形。微也。或曰:甶聲。臣鉉等曰:甶,音弗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