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的说文解字解释
狄
dí犬部 部 7画 U+72C4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九反切田溺反頁碼第811頁,第7行,第2字述
赤狄,本犬種。狄之爲言淫辟也。從犬,亦省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上反切徒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904頁,第1字許惟賢第832頁,第2字
北狄也。
段注北各本作赤。誤。今正。赤狄乃錯居中國狄之一種耳。許書《蟲部》曰南蠻,曰東南閩越。《大部》曰東方夷。《羊部》曰西方羌。《豸部》曰北方貉。則此必言北狄。狄與貉皆在北。而貉在東北。狄在正北。《釋地》曰:九夷,八狄,七戎,六蠻,謂之四海。八蠻在南方。六戎在西方。五狄在北方。李巡云:五狄者,一曰月支。二曰穢貊。三曰匈奴。四曰箄于。五曰白屋。《王制》、《明堂位》皆言東夷,南蠻,西戎,北狄。
本犬穜。
段注此與蠻閩本虵穜,貉本豸種,羌本羊穜一例。
狄之爲言淫辟也。
段注此與孔子曰貉之言貉貉惡也一例。惡與貉,辟與狄皆㬪韵爲訓。《風俗通》云:狄父子㛮叔同穴無別。狄者,辟也。其行邪辟。其類有五。按辟者,今之僻字。
从犬。亦省聲。
段注徒歷切。十六部。按亦當作朿。李陽冰云:蔡中郞以豊同豐。李丞相持朿作亦。所謂持朿作亦者,指迹狄二字言。迹籒文作𨒪。狄之古文籒文亦必作[⿰犭朿]。是以《詩・瞻卬》狄與刺韵。屈原《九章》悐與積擊策蹟適蹟益韵。古音在十六部也。若从亦聲。則古音在五部而非其韵。然自李斯變古籒爲篆文。其形已誤而其聲至今不誤。聖人諭書名之澤長矣。
白话解释
狄,赤狄,本为犬种。“狄”为作通常的比喻,有“淫辟”的意思。字形采用“犬”作边旁,省略式的“亦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犬、大聲。「犬」為狗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犬有關;「大」為人正面張臂跨立之形,乃人體最大之形貌,故引申而為大小之大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金文字形仍從犬,而「大」字則變形為「亦」;「大」、「火」形近,故金文或有訛作從犬、從火者,而為篆文、隸書及楷書之所本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史墻盤(金)西周中期

㪤狄鐘(金)西周晚期

曹伯狄簋(金)春秋早期

曾伯雨木二簠(金)春秋早期

說文‧犬部

相馬經1下(隸)西漢

天文雜占4.2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鮮于璜碑(隸)東漢

張遷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赤狄,本犬種。狄之爲言淫辟也。从犬,亦省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