迪的说文解字解释
迪
dí辵部 部 8画 U+8FEA
大徐本
小徐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揚子《法言》「蠢迪檢柙」(動由規矩)故由亦可作迪作邎。
迪與由通。
引導也(?)。《法言•序》:「蠢迪檢柙」=動由規矩。故由亦可作迪作邎[一]
道也。又引導也。《法言》「蠢迪檢柙」即「動由規矩」。[一]俞樾《羣經平議》曰:「《漢書•揚雄傳》注曰:迪,由也。是迪與由聲近義通,由者,用也」。
白话解释
迪,引路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由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辵、由聲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由」為聲符,應該有兼義功能,依段注本《說文》,「由」為「」的或體,意思是「隨從也」,此義與「迪」的「引導」義相關,因此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郭.緇.29(楚)

說文‧辵部

石經尚書殘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道也。从辵由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