汙的说文解字解释
汙
wū水部 部 6画 U+6C59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屋怖反頁碼第913頁,第2行,第1字述
薉也。從水于聲。一曰小池爲汙。一曰塗也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烏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237頁,第3字許惟賢第973頁,第10字
薉也。
段注《艸部》曰:薉者,蕪也。地云蕪薉。水云汙薉。皆謂其不潔淸也。此冡上濁水不流池類言之。大徐本移浼篆於汙篆前。不知下文㶄灒浼類列。略同《方言》。廁於此,則非其次矣。
从水。亏聲。
段注烏故切。按當哀都切。五部。義與洿略同。
一曰小池爲汙。
段注池之小者。汙池,見《孟子・滕文公》。
一曰涂也。
段注與杅義略同。《木部》曰:杅,所以涂也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作。戰國文字從水、于聲,篆文從水、亏聲;于、亏乃一字之異體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于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隸變作
、
,楷定將二形分別收為常用字「汙」及次常用字「污」。大陸將「污、汙」整併為「污」,是以標準字作「汙」,規範字作「污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妾子𧊒壺(金)戰國晚期

九.56.47(楚)

說文‧水部

老子甲後422(隸)西漢

孫子56(隸)西漢

武威簡.泰射36(隸)西漢

禮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薉也。一曰小池爲汙。一曰涂也。从水于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