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的说文解字解释
柱
zhù木部 部 9画 U+67F1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一反切直主反頁碼第467頁,第7行,第1字述
檻也。從木主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上反切直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012頁,第3字許惟賢第446頁,第6字
楹也。
段注柱之言主也。屋之主也。
從木。主聲。
段注直主切。古音在四部。按柱引伸爲支柱柱塞。不計縱横也。凡經注皆用柱。俗乃別造從手拄字。音株主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楹也。有拄字,故後作拄也。《說文》無拄字。
俗作拄。
白话解释
柱,厅堂前的大柱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主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木、主省聲,篆文至楷書則「主」形不省。「主」為燈炷、燈心,引申可為主幹,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木、主相合,表示主要之木材或木材之主幹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望2.15(楚)

說文‧木部

西陲簡51.19(隸)西漢

郙閣頌(隸)東漢

蒼山畫象石題記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楹也。从木主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