旨的说文解字解释
旨
zhǐ旨部 部 6画 U+65E8
大徐本
卷别卷五上反切職雉切頁碼第152頁,第7字續丁孫
𠤔
異體旨
美也。从𤮺匕聲。凡旨之屬皆从𠤔。
𤮻
異體𣅌
古文旨。
附注商承祚《殷虛文字類編》:「(甲文)从匕从口,所謂嘗其旨否矣。」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㫖,亦或作旨,變从甘為从日,此亦隸譌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从人、从口,會人口所嗜--甘美之意。甲骨文、金文从『人』,與『匕』雖近似而不同;春秋、戰國『旨』字上部或从『千』,下部所从『口』形,或繁化作『甘』。」
小徐本
白话解释
旨,味道甘美。字形采用“甘”作边旁,采用“匕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旨”字。
字形解说
旨,甲骨文像人離開盧形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字與旨美意無涉。字在金文有改從千從甘,其中千為人形之訛,甘為口形之訛。《說文》古文承金文字形,至篆文則誤從甘、匕聲,始有甘美意。《說文》:「美也。」段注:「今字以為意恉字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來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乙1054(甲)

鐵191.4(甲)

匽侯旨作父辛鼎(金)西周早期

殳季良父壺(金)西周晚期

伯魚魚父簠(金)春秋早期

䣄令尹者旨刑田盧(金)春秋晚期

國差𦉜(金)春秋

越王嗣旨不光劍(金)戰國早期

越王諸稽於賜劍(金)戰國早期

郭.尊.26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旨部

睡.日乙243(隸)秦

白石神君碑(隸)東漢

熹.詩.南山有臺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美也。从甘匕聲。凡旨之屬皆从旨。(𤮻)古文旨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