嘗的说文解字解释
旨部 部 14画 U+5617
大徐本
小徐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已嘗過也,故引申為經過。
未嘗乃未曾之借,曾乃尚之借。
口味之也。由已嘗過之義引申為經過之義。
白话解释
尝,亲口品味食物的味道。字形采用“旨”作边旁,采用“尚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從金文到楷書,嘗字字形都是從旨、尚聲。從旨,指品嚐甘美滋味;從尚,表示音讀。從旨、尚聲,表示品嘗甘美食物的滋味。後來引申為試探、經歷、曾經等意義,而轉注為從口、嘗聲的「嚐」字以保留本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六年召伯虎簋(金)西周晚期

蔡侯盤(金)春秋晚期

十年陳侯午敦(金)戰國中期

十四年陳侯午敦(金)戰國中期

陳侯因敦(金)戰國中期

郭.唐.14(楚)

天卜(楚)

說文‧旨部

睡.封93(隸)秦

老子甲後195(隸)西漢

定縣竹簡10(隸)西漢

熹.詩.那(隸)東漢

魏封孔羨碑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口味之也。从旨尚聲。



